“或许当年确实不应该杀岳飞……” 赵昚下定决心之后,正式将张浚任命为枢密使。 赵昚亲自召见张浚,让张浚整顿军务,伺机与金人一战。 可张浚到任没多久,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就致书于张浚,语气傲慢地要求南宋履行《绍兴和议》的内容,将海、泗、唐、邓、商五洲之地割让给金国,并支付当年的岁币。 赵昚一听,立刻就气坏了。 “岂有此理!朕不去北伐打他就已经算好的了,他竟然还敢要和朕重提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这种丧权辱国,俯首称臣的和议内容,对赵昚来说无疑是非常让人恶心,也是无法接受的。 赵昚严词拒绝了金人的要求,反提出要重议疆界、双方地位必须平等的要求。 这下子,金朝皇帝完颜雍也生气了。 如果是在一年前完颜亮刚刚死在长江北岸的时候,这个要求完颜雍绝对是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 当时的完颜雍甚至愿意将整个北宋的旧疆界全部归还! 可那时候的完颜雍北边有契丹叛军,西边有吴璘在猛攻陕西,南边正在回返中原的金军主力也不确定就能为他所用。 现在呢? 契丹叛军平定了,吴璘被打退了,金军主力也全部被完颜雍掌控在手中了。 此一时,彼一时! 这时候的完颜雍,可就不会跟赵昚这么客气了。 一看赵昚这么不识时务,完颜雍立刻兵陈虹县、灵璧,做出了大军即将南下的姿态。 但完颜雍也只是摆个姿态。 完颜亮毕竟统治了金国十几年,区区一年的时间肯定是不够完颜雍来搞定完颜亮当年势力的。 而且金国内部也的确是一个烂摊子现在,完颜雍的主意就是“以战逼和”。 只要大宋愿意继续维持之前的绍兴和议,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 大家各自收拾自己的内政,跟以前一样和平共处就好了。 赵昚在接到了金国陈兵边境的消息之后,就召集了诸多大臣进行商议。 刚刚出任枢密使的张浚意气风发,第一个表明了态度。 “陛下,如今金国内乱不止,正是北伐的绝佳良机啊。” “臣以为,应该立刻发大兵北上,定能收复中原!” 张浚的这番话,立刻就被右相史浩反驳。 “如今大宋内部何尝不是问题多多?” “陛下刚刚登基,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重建内政,我不同意此刻北伐!” 诸多主和派的官员们纷纷开口赞同史浩。 但让赵昚和张浚意外的是,许多主战派的官员竟然也不同意北伐! 虞允文已经出发去了四川,在抵达四川之后听说要北伐,赶紧上奏折回来反对。 而在朝堂中,去年一整年都在力主北伐的陈俊卿,在得知了吴璘兵败的消息之后也转为反对。 陈俊卿道: “大宋当然是需要北伐的,可去年在两淮的战争就已经说明了如今大宋军队根本就不具备北伐的实力。” “臣认为,至少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重新整编军队,恢复至少如岳飞当年的战斗力,再行北伐。” 陈俊卿的话,也得到了左相陈康伯的赞同。 陈康伯道: “陛下初登大宝,诸多事务繁杂,军中的各种事情也还没有理顺。” “此刻仓促北伐,实在是太容易引发混乱了。” “若一定要北伐,当在一年后为宜。” 这也是南宋朝廷之中非常罕见的一幕。 主战派跟主和派史无前例地站在了一起,都反对立刻北伐的决定。 这种情况也让赵昚愣住了。 张浚见状,大声道: “此乃千古良机,怎么能坐视失去?” “而且金人明显就不敢开战,之前的话无非是虚张声势罢了。” “陛下,还请明鉴!” 张浚都已经被罢相二十多年了。 好不容易才重新回到朝堂之中,出任枢密使,得以主持接下来的北伐事宜。 这种时候让张浚再等,他怎么可能等得了? 说难听点,再过三五年,张浚恐怕都已经老死了。 所以张浚是最为迫不及待的,恨不得立刻就开始北伐。 但不管怎么说,最终决定当然还是得赵昚这个皇帝来做。 赵昚迟疑半晌,终于下定决心。“以张浚为提督,统领两淮、荆襄兵马北伐!” 【在赵昚和张浚的主导下,南宋在时隔二十多年之后,又一次主动开启了北伐之战!】 西晋世界之中,听到了随身金幕里传出的“北伐”两个字,司马懿眉头明显跳了一下。 但此刻司马懿可没有什么心情去管金幕了,他焦急地问着面前的大臣。 “师儿还没有回来吗?” 一名大臣赶忙回答道: “陛下,太子殿下就在洛阳城东南五十里之外,最多再两天就能抵达洛阳城了。” 司马懿点了点头,咬牙开口道: “让后面的军队一定要挡住姜维!” “前军加快对洛阳城的进攻!” 司马懿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拿下洛阳城,就会陷入被前后夹击的绝境。 西晋阵地中,火炮正在轰鸣。 数百门火炮一字排开,对着面前的洛阳城狂轰乱炸。 洛阳城的城墙上,处处都是被炮弹打出来的坑洞。 任凭谁都能看出来,这座城池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但在洛阳城中,诸葛绪和王苞两人却并没有那么的慌乱。 王苞看着诸葛绪道: “诸葛大人,若是你说的援兵再不来,咱们就真要死在这里了。” 诸葛绪笑了笑,道: “放心吧,他们一定会来的!” 王苞有些疑惑地看着诸葛绪的表情,道: “诸葛
第633章 赵昚力主北伐,司马懿吐血身亡,金幕首次更换绑定!(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