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赵昚力主北伐,司马懿吐血身亡,金幕首次更换绑定!(3 / 6)

的表情。  “若岳飞尚在,命其北伐可也。”  “张浚徒有虚名,将来必误大计。他专门把国家名器、财物做人情!”  赵昚愣了一下,忙道:  “父皇放心,孩儿已经和张浚详谈过了,此次北伐……”  听着赵昚讲述的各种北伐计划,赵构的脑海开始嗡嗡作响。  他很快就打断了赵昚。  “大哥,待老者百岁后,尔却议之!”(史书原文)  赵昚虽然在赵构这边碰了个软钉子,但却并没有放弃北伐的梦想。  他派出洪迈、张纶等人出使金国,想要刺探情报。  然而,洪迈张纶虽然是主战派,但在出使金国的时候却依旧被完颜雍给戏耍了一番,不但没有如赵昚所希望的那般“两国外交礼仪”平等,反而还带回了一份完颜雍非常具有侮辱性的诏书。  赵昚大怒之下,将洪迈张纶罢官。  紧接着,就是宋廷内部的争斗。  此时,左相陈康伯并未去职,但由于张浚复起的缘故,主战派的核心骨变为张浚。  然而,朝堂之中依旧还是有一股主和派势力存在的。  这股主和派的势力,以赵昚的老师,在继位过程中立下大功,刚刚出任参知政事,随后又晋升为右相的史浩为主。  史浩对着赵昚道:  “陛下,臣以为如今大宋皇位刚刚更替完毕,新的秩序尚未稳固,此时宜守不宜战。”  “吴璘所部位于陕西,孤军深入,随时都可能会被金国调集大军围歼。”  “还请陛下下旨让吴璘所部撤回巴蜀,等朝廷计较已定,再行决定是否继续出兵。”  赵昚闻言,不由有些迟疑,道:  “吴璘军已经收复了陕西多处,此刻让他撤军,岂不是把这些地方都全部让回去了金国了?”  史浩赶忙上奏道:  “陛下,只需等到朝廷这边稳固,陕西之地不是随时都能夺回?”  “关键还是在中原和两淮,陕西不过是边陲战场,无关大局。”  “况且,太上皇本就不喜北伐之意,让吴璘撤军,也更显得陛下孝顺之意。”  赵昚听完,终于被打动,就去禀报赵构。  赵构果然高兴了起来,笑道:  “此事尔自行做主便是。”  于是赵昚赶紧下令,让吴璘撤军。  这个旨意发出去之后,立刻就找到了激烈的反对。  正在两淮前线奉命抚军的虞允文得知消息,连夜赶回临安,求见赵昚。  “陛下,如今陕西战局,吴璘军队和徒单合喜军犬牙交错,难解难分。”  “双方都已经咬在一起,真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虞允文情急之下,直接拿着自己手中的芴板,在地上划出了一幅简单的地图。  “若是此刻让吴璘军撤退,彼也根本无法全身而退啊!”  “强行奉命撤退,徒单合喜必然会立刻追击。”  “吴璘再是天纵其才,也必然会被徒单合喜击溃。”  “川军一旦被击溃,别说是将来继续北征,恐怕连四川也保不住了!”  听着虞允文的话,赵昚这才回过神来,脸上冷汗不断冒出。  “史浩误朕!”  “来人啊,快发八百里加急,立刻告诉史浩,不必撤军了!”  【但赵昚的第二份旨意发出时,已经太晚了。】  【由于有了岳飞的前车之鉴,吴璘在接到第一份撤军旨意之后不敢怠慢,只能强行仓促地撤军。】  【徒单合喜顺势进攻,大破吴璘所部,让吴璘军损失惨重。】  【吴璘军原本收复了大半个关中,至此也全部丢掉。】  【赵昚见状,也只能将虞允文任命为川陕宣谕使,前往四川和吴璘重整军容,聊做弥补。】  吴璘的败退,并不仅仅是陕西一地的得失而已。  原本完颜雍是非常担心吴璘击败徒单合喜,顺势进军山西、中原等地。  那样一来,金国的局势就会无比被动。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明明陕西方面的主将徒单合喜是完颜亮娘家的人,完颜雍都不敢撤换徒单合喜。  吴璘败退之后,金国再无任何威胁。  完颜雍顺势接受了徒单合喜在陕西的所有进军,他的统治也随之变得无比稳固。  这下子,赵昚等于是被啪啪打脸了。  皇宫之中,赵构看着面前的赵昚,倒是也没有什么责怪,反而安慰了赵昚几句。  “皇帝啊,你须知治国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臣子们各有立场,当皇帝的很难判断究竟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陈康伯虞允文也是忠臣,史浩也是忠臣,听谁的都可能对,听谁的都可能错。”  赵昚闻言不由茫然,对着赵构道:  “那按照父皇之见,应该如何是好呢?”  赵构呵呵一笑,淡然道:  “朕的想法很简单啊,北伐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但不北伐就永远不会输!”  赵昚听完,不由无语。  赵昚咬牙道:  “父皇,孩儿还是想要尝试一下真正的北伐,不然孩儿不甘心!”  赵昚今年也三十五岁了。  过往的三十五年里,他接受的教育,他亲眼目睹和经历的一切都在告诉他。  必须要北伐,收复旧河山!  虽然刚登基就经历了吴璘的当头一棒,但赵昚并没有因此而想要放弃,反而是激发起了年轻人的胜负欲。  他要来一次真正的北伐,和金国一决雌雄!  赵构闻言,也是无可奈何。  他并没有用太上皇的身份强压赵昚,而是随意地摆了摆手,道:  “那你就去吧,皇帝。”  “有些时候,朕教是教不会你的,等你体验过了也就知道了。”  等赵昚离去之后,赵构摸着发白的胡须,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