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卫青正面击溃伊稚斜,历朝皇帝表示就喜欢卫青这样的臣子(2 / 4)

别的一个。

别的大臣,就算是陈平这种搞情报的,也都跟随刘邦上过战场。

只有萧何,自从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萧何就一直在后方给刘邦当大管家。

安抚民众,恢复生产,提供兵源。

刘邦之所以能在被项羽一次次击溃的绝境中重新站起来,背后绝对离不开萧何的支持。

这也是萧何明明没有任何一点军功,却依旧被刘邦坚持评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的原因。

楚河汉界的对峙,项羽为何主动撤军?

就是因为楚军后勤已经彻底没了,不撤军不行了。

假如萧何是在项羽那边,后勤不足的人就不会是项羽,而是刘邦。

那楚汉争霸的结局就是项羽一统天下而结束。

这就是萧何对汉朝的意义。

但说实话,大老爷们的,谁不想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名扬天下?

萧何内心之中是有遗憾的。

这种遗憾,终于在这一部视频中得到了弥补。

看着卫青、霍去病等大汉将军冲锋陷阵。

金幕面前的萧何,身临其境。

此刻,这位大汉丞相忍不住老泪纵横。

这就是大汉将士。

这就是老夫辛苦操劳,培育出来的大汉后代。

长久以来的政务辛劳给萧何带来的疲惫,这一刻彻底消失无踪。

值了。

都值了!

刘恒在一旁也是感慨万千,心中高兴不已。

但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父皇,卫青这一万斩杀,好像也不多啊。”

刘邦直接干净利落地翻了一个白眼。

“卫青带着三万五千名下等马,远征千里,对面是匈奴上等马,以逸待劳。”

“卫青事先安排好的奇兵李广、赵食其压根就没出现。”

“这么多的不利因素,能赢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你还嫌斩杀数目不够多?”

“你小子,也太贪心,太苛责了。”

“卫青是大汉的名将,但不是天下的神仙!”

刘恒尴尬一笑。

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此刻,天色已经亮起。

卫青带着身边的数千兵马,在一处谷地中暂时歇息。

“大将军,正北方发现匈奴人踪迹。”

“大将军,正东方发现匈奴人踪迹。”

“大将军……”

卫青听着这么多消息,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匈奴人逃亡实在是太分散了!

到处都能发现匈奴人的踪迹,这让卫青怎么去找伊稚斜?

几十上百股的匈奴逃兵,天知道哪一支是伊稚斜的?

卫青定了定神,道:

“审问俘虏,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情报。”

“再尽量集合大军,我们沿着最可能的路线追下去。”

距离卫青不远,大约也就一个时辰左右路程的另外一处山谷中,伊稚斜也在休息。

“卫青,该死的卫青!”

“他竟然能打败本单于,他凭什么!”

伊稚斜心情极度郁闷。

一直跟随在伊稚斜身边的赵信赶忙安慰道:

“单于,汉人有一句话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次虽然暂时失利,但将来单于重新集结兵马后,胜负犹未可知!”

若是在平日,赵信三言两语就能让伊稚斜宽心,重新振作起来。

但今天,伊稚斜听完这番话后,却黯然不语。

这一次,伊稚斜可以说是把匈奴方面的胜算推到了最大。

几年时间的精心策划,一切都做到了近乎完美。

就这样都打败不了已经被削弱到了极点的卫青。

将来还能有什么希望?

伊稚斜惆怅地叹一口气。

“去单于城吧。”

无独有偶,刚刚结束对俘虏审讯的卫青也得知了一个全新的情报。

“在燕然山的西边大约千里之处,有一座伊稚斜刚刚让赵信建立不久的赵信城,里面有单于王庭的妇孺,还有大量匈奴帝国的物资?”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卫青和身边所有的部下眼睛都亮了。

毫无疑问,伊稚斜在从战场逃离后,最有可能去的就是这个地方!

卫青当机立断,对着面前的匈奴俘虏开口道:

“带我们去赵信城,饶你不死,将来你可以加入大汉军队!”

卫青很快就聚拢了兵马,朝着北方紧追伊稚斜而去。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中,朱元璋也是不由感慨。

“卫青和霍去病,让朕想起了当年的徐达和常遇春。”

对老朱来说,历史上的那些名将固然是震古烁今,也都是华夏的英雄。

但老朱心中的最强战将,永远都是徐达和常遇春!

即便是在靖难之役那部朱允炆为主角的视频播出后,依旧没有改变朱元璋的想法。

朱棣这臭小子,一样比不上徐达和常遇春!

顿了顿,朱元璋又有些遗憾地开口道:

“可惜这个盘点视频并没有播放朕征战天下的时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