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瞬间飞跃的造纸技术(5 / 6)

么树皮来造纸,这也是个问题。

在诸多树木当中,杨柳二木无疑是最常见的,李孟羲却直接把此两种树木给排除了,因为要从杨柳皮里提取药物,杨柳的药用价值比造纸价值大的多,要是为造纸把杨树皮全扒了,岂不得不偿失。

夜色渐深沉,李孟羲教弟弟画了一会儿画之后,见弟弟开始打哈欠,他带着弟弟回去睡觉了。

——

翌日,一早起来,李孟羲开始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在昨日,对几百种纸进行了强度测试,并测得了详细的数据,但这还不够,要知,纸张除了有韧性一个性质,还有纹理细腻程度,晕染程度,色泽,等等性质。

就比如桑皮纸,昨日测试,桑皮纸强度很惊人,但桑皮纸纹理粗糙的过分,作为书写绘画用纸来说,桑皮纸算不得好纸。

昨日所测试过的几百种纸再次拿了出来,开始新的测试,这次测试就简单多了,只用检查纸张的细腻程度然后拿笔画上几笔看晕染程度,草草的测试一遍就行。

李孟羲一张纸一张纸翻着,边翻边测试边记录着。

翻着翻着,在一堆纹理粗糙的纸中,李孟羲忽然看到了一张细腻到过分的纸,他惊异一声,把纸抽了出来详加打量。

一般的纸,不管是草纸还是树皮纸,纤维的质感很强,但手中的这张纸,几乎没有感到纤维的存在,拿起对着太阳看了看,在阳光的照耀下,李孟羲皱眉看了良久,他惊奇的发现,哪怕是在太阳下,纸里的纤维也少可怜,感觉上就像,纸张像是一块塑料薄膜一样通透。

疑惑之下,李孟羲一阵翻腾,他查到,这张奇怪的细腻到不可思议的纸,是由“荆条”来做的。

荆条,不就是编筐子那玩意儿吗,这玩意儿竟然能造纸,而且造的纸不见纤维浑然一体,也是奇了。

在随后,继续翻看着,诸多纸类当中,有的纸纹理粗糙,有的细腻,有的晕墨,有的干爽,各种各样,不一而足。

在此过程中,李孟羲又想到了造纸方法的另一种配比,可以把纸分成四类,一类纹理粗糙,一类纹理细腻,一类晕墨,一类干爽。

然后,造纸的时候,纹理粗糙的纸浆跟纹理细腻的纸浆掺混,得到纹理适中的纸浆,晕墨的和干爽的掺混,得到防水性能适中的纸张。

这样,把所有造纸材料统筹到一起,直接可使纸张的整体质量整体性价比提升数倍。

翻着翻着,李孟羲再一次翻到了一张极其细腻的纸,翻看名目,乃是用“藤”造的纸。

把藤造出的纸放在太阳下一看,跟前一张用荆条造出的纸一样,纸张当中纤维的痕迹很少,整张纸几乎跟塑料薄膜一样。

李孟羲不由在想,真是奇怪了,荆条,根藤蔓,这两者有何相同,为何造出的纸纹理远超其他种类。

不久之后,李孟羲再一次遇到了类似的纸,乃是,“蒲公英根”所造的纸。

蒲公英根李孟羲很熟,夏日的时候,会用来跟绿豆一起煮绿豆粥消暑,蒲公英根印象中砍断了之后,会渗出白色汁液,要是不小心弄到身上,很不好洗。

这接二连三的,荆条,藤蔓,蒲公英根,这些又细长的玩意儿,为什么造出的纸纹理会尤其的细腻。

想不明白,李孟羲起身准备去亲自一试。

寻来一些未曾处理的藤蔓,拿铡刀铡的时候,一刀下去,白色汁液冒了出来。

李孟羲瞬时明悟,他隐约觉得,荆条也好,藤蔓也好,蒲公英的根也好,这些东西之所以能造出超级细腻的纸,很可能跟当中的浆有关。

随后,把藤剁碎了,放瓮里,加上清水,再加上碱面,煮了半天之后,过滤除色除杂,再拿抄网抄起一层浆,在纸凝固的时候,李孟羲发现,藤浆是泛白的颜色,像是白胶,待纸浆渐渐凝固,光正照在纸上,把纸揭起,纸张质地很通透,像是糯米纸一样的润白。

到此,李孟羲意识到,在诸多草木材料当中,树皮纸是一类,草纸是一类,而藤蔓是另外的一类。

藤蔓所造的纸,质地细腻远非树皮跟草本可比。

随后,把三类纸拿到一起详做比较,李孟羲发现,树皮纸强度大于草纸大于藤纸,而细腻度,藤纸大于树皮大于草纸,晕染度藤纸是最不容易晕染的,藤纸好于树皮好于草本。

而从材料来源,草本材料最易得,藤蔓次之,树皮最稀缺。

当把藤蔓类独立出来之后,新的统筹有了。

有鉴于藤类纸张质地太过细腻,可以用来跟那些纹理粗糙的纸浆混合以提升质量,同时,藤纸防水效果最强,有这一点,藤纸同样很适合用来提高纸张的防水性能。

而又因藤纸强度不高,所以像做油纸伞之类的工具用纸,藤纸没有使用性价比。

综合种种考量,李孟羲认为,藤纸适合作为书写类用纸,比如写字,画画,印刷,藤纸因其优良的防水性能和优秀的质感很适合作为书写用纸。至于藤纸强度不足的问题,反正书写用纸,也不需要太强的强度。

所有测试工作高一段落了,李孟羲起身狠狠地伸了个懒腰。

经这两日测试,所得成果有——

其一,测试了多达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