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陆嘉衍在这圈子里已然混了个脸熟。他出入各处时,常常有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这样的传闻散布开来后,陆嘉衍便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事作风。平日里,他安安静静地读书练字,若有托付上来的生意,便接下做上一些。在日常往来中,联系最为频繁的要数克五了。
两人第二次吃饭,那是一次偶然的碰面。恰巧是一周里难得的休息日,陆嘉衍刚一出门,就碰上了克五。克五大老远瞧见陆嘉衍,便扯着嗓子喊道:“嘿,小陆子,这是打算上哪儿去啊?”
“找吃食?嘿哟,麻利儿的!大清早儿的,咱先奔儿集市上遛遛,尝尝姜汁儿排叉、来碗杏仁茶。完了再咗儿几口茶漱漱口,歇乏会儿,顺道儿听段儿评书去。晌午头咱去都一处吃烧麦,晚上等瞅瞅有没有旁的事儿,要是没幺蛾子,咱俩再核计核计晚上吃点儿啥,您瞧这主意咋样?”克五一听去吃当即就乐了。
一路上,克五的嘴就没闲过,像个开了闸的话匣子:“您可得记得,隆福寺的姜汁儿排叉,那味道简直绝了!必须得现做现吃,这玩意儿要是脱了蜜,可就没法端上桌喽。吃的就是这手艺,这可是咱八旗贵族传下来的甜食,一般人还真做不出来。”
在这四九城,无论多偏僻难找的旮旯地方,只要有好吃的,克五都能门儿清,一五一十给你说得明明白白。跟克五一块出去找吃的,那可真是一种享受。他为人实在,既不贪图小便宜,也不会仗势欺人,在这一众公子哥里头,算是出挑的好人了。
自从思媛操持家中事务,陆嘉衍基本不用为家里的琐事费神。她心思细腻、能力出众,车行的账目和家中的收支,都被她梳理得井井有条。毕竟她曾在宫里操持娘娘的大小事务,管理一个小小的陆家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这般甩手掌柜的日子,实在是惬意。陆嘉衍完全没有那种忙完外面的事,还要在家门口抽根烟,排解无奈与疲惫的时刻,生活满是悠然自得。
她觉得那是爷们之间的聚会,自己不便掺和,若是他们愿意分享其中趣事,她便会饶有兴致地回应几句。
这无疑得益于她在宫中的经历,长年接触各类奇珍异宝,不知不觉间便熏陶出了深厚的鉴赏功底。
说来也巧,陆嘉衍本就没有这些不良习惯,二人在生活理念上的高度契合,夫妻感情极好。
有人开始好奇陆嘉衍的来历,一番打听后,自然而然地想与他谈些生意合作。其中,找他最多的便是关于布料和染料的业务。
在众人忙于实业贸易时,思媛却另辟蹊径,盯上了英吉利的鼻烟生意。在当时,鼻烟极为流行,尽管日后逐渐销声匿迹,但在那个时代,它可是新派时尚的象征。
两个友人相聚,常常会兴致勃勃地互相交换鼻烟品鉴一番。思媛瞅准了这个商机,一口气进了一大批鼻烟,凭借自己的人脉与本事,成功将其贩卖到宫中。一来二去,竟也赚得盆满钵满,居然实现了经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