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了,每天就是忧心忡忡,连饭都吃不下。
突然,他看到了郎中令石建,带着侍中司马相如、卫青等人走了进来。
田蚡心中有些警惕,又带着几分期待的开口道:
“石大人,你这一次来,有何贵干?”
石建笑呵呵地让人拿出了一堆供状。
“武安侯,这些供状都是之前曾经亲近你的人亲自招供的。”
“我奉太后和陛下的命令,务必要查清这些事情,还你清白。”
“好了卫青,把供状都拿出来,我们一件一件事情跟武安侯当场核对!”
田蚡看着一眼面前这至少上百斤的奏疏,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
另外一边,窦婴也听说了一些风声。
“什么,灌夫要被陛下判死罪了?”
这下子,窦婴彻底慌了。
经过那一次当朝辩论,窦婴和灌夫在这件事情上彻底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灌夫被判死刑,窦婴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窦婴急得乱转。
“不行,必须要想想办法,挽回陛下的心思。”
“对了,先帝遗诏,我有先帝遗诏!”
先帝,指的自然就是汉景帝刘启。
刘启对窦婴这个表哥还是非常信任和照顾的。
在刘启死前,曾经秘密给了窦婴一份遗诏,并嘱咐窦婴。
“将来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你又没有办法给以后的皇帝申辩,就拿着朕给你的遗诏送去宫中,自然可以保你一命。”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窦婴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咬牙将一直封藏在密室中的遗诏拿出来,亲自带着送去了皇宫。
“皇考给窦婴的遗诏?”
刘彻露出惊讶的表情。
就连刘彻都不知道有这件事情!
定了定神,刘彻打开了这份珍藏多年,由黄色绢布制成的遗诏。
上面以汉景帝刘启的口吻嘱咐将来的皇帝,只要窦家不牵扯到造反的事情,那将来的皇帝们就应该留窦婴或者窦婴的后代家主一条性命。
“是皇考的字迹,用词造句还有笔迹都一模一样……”
刘彻摸了摸鼻子,心中有些为难。
窦婴这个家伙,在刘彻的心里,就该死!
窦漪房两次出手逼得刘彻蛰伏六年,这种“大恩大德”,刘彻无时无刻不想回报。
现在明明有了机会,却要错过?
刘彻飞速思考,突然心中一动,对着面前的卫青开口道:
“你去找一下尚书,查一下皇考的时候有没有给过窦婴这份遗诏的记录!”
卫青领命离开,过了很久之后回来汇报。
“陛下,臣和尚书等人反复核对了三次,没有发现当年有这份遗诏的发出记录!”
刘彻露出笑容。
果然如此。
按照惯例,任何一份圣旨发出,都一定会让尚书记载。
什么时候发,发给谁,上面是什么内容,都得记载清楚。
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后人查询,另外一方面也是防止有人伪造圣旨。
刘启这份遗诏既然是秘密交给窦婴的,自然就不可能在尚书那边有存档记载。
不然,刘彻早就知道了!
刘彻想着,心中又是一动,再度想明白了什么。
或许,这就是刘启想要的!
遗诏,其实并不是免死金牌,而是一个给未来皇帝的台阶。
如果未来皇帝想要处死窦家,那么就能用“程序不合”的理由来否认这份遗诏的正当性。
如果未来皇帝其实并不想杀窦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可以承认这份遗诏的存在,把窦家保下来。
说白了,刘启并不强制将来的皇帝一定要保住窦家,只是稍微给了窦家一点香火情,一个面子。
卖不卖这个面子,全看刘彻愿不愿意!
刘彻整个人彻底放松了,身体微微后靠,倚住了坐席的斜榻,淡淡道:
“把这份遗诏送给母后,她是父皇的遗孀,自然能判断出遗诏的真假,以母后的判断为准!”
果不其然,很快太后王娡的回复就来了。
“先帝从来没有发出这份遗诏,肯定是假的!”
窦婴现在可是和王娡的亲弟弟田蚡不死不休,王娡怎么可能承认这份窦婴的免死遗诏是真的?
刘彻越发放松了,淡然道:
“好了,将此事结果告知窦婴。然后把灌夫处斩吧。”
两天后,在长安东市,灌夫被当场处斩。
窦婴先得知遗诏被认定是假,又得知灌夫被处斩,顿觉天旋地转,心如死灰。
完了,全完了!
窦婴突然大叫一声,直挺挺躺在床上,动也不动。
【从灌夫被处斩的这天起,窦婴为了避祸,直接装成中风,躺在床上再没动弹过。】
【然而这种方式对已经下定决心的刘彻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
【灌夫死后不到两个月,窦婴也被处斩。】
刘彻来到了王娡的宫殿之中,笑吟吟地对着王娡汇报。
“母后,窦婴和灌夫都已经被